说起来,这“属相相冲”这事儿,我算是深有体会,而且是身临其境,一言难尽。我妈属鸡,我爸属龙,我呢,属兔。这三下五除二一摆,好家伙,龙兔相害,鸡兔相冲,龙鸡又相克,反正怎么看怎么都不太顺。小时候不懂,只知道家里时不时就因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,大人小孩都闹心。我妈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:“这孩子,怎么这么犟,就跟你爸一个德行,属龙的,脾气就这么爆。” 我爸呢,听了也不甘示弱,回嘴道:“她?属鸡的,一天到晚精打细算,什么事都算得那么清楚,好像别人都欠她的。” 我夹在中间,感觉自己就像个皮球,被他们俩的属相“逻辑”踢来踢去。
小时候,我以为这只是大人间的玩笑话,或者是找个借口吵架。但随着年龄渐长,我开始注意到,很多时候,父母亲和子女之间,属相的“不合”,似乎真的会投射到生活中,像一层淡淡的薄雾,时不时笼罩在关系之上。不是说一定天崩地裂,但总有那么些地方,感觉像是隔着一层玻璃,看不透,也摸不着,但就是不那么“契合”。
就拿我举例吧。我妈是个雷厉风行的人,效率高,做事果断,这属鸡的特质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她对我的期望也很高,希望我学习好,工作好,生活也得安排得井井有条。而我这属兔的,天性里就有点“慢热”,喜欢细水长流,做事可能不像她那么“快准狠”,有时候还有点“小忧郁”,喜欢自己琢磨事情,想东想西。结果呢?我妈总觉得我“不够努力”,“不够上进”,“想法太多”,总想把我往她认为“对”的那个方向推。我呢,一边接受着她的爱,一边又觉得浑身难受,好像自己是个不合格的产品,总也达不到她设定的标准。

我爸就更别提了。龙,多霸气,多有魄力,我爸骨子里就是那种“王者风范”,什么事都想掌控,有自己的主张,而且一旦决定了,九头牛都拉不回来。而我,就像前面说的,有点“兔子的温顺”,或者说,有点“自己的小算盘”,不喜欢被强迫,更喜欢自己去尝试,去感受。我们俩的冲突,常常就体现在“意见不合”上。他觉得我“羽翼未丰”,不懂事,老是做些“出格”的事情;我则觉得他“老思想”,不理解我的想法,限制我的自由。每次他一拍桌子,我心里就像有只兔子在乱撞,想逃,又无处可逃。
最经典的冲突,大概就是我的职业选择。我大学毕业时,想做个自由撰稿人,或者开个小工作室,追求的是那种“随心所欲”的生活。我妈一听,脸都绿了,说:“你疯了?这哪有保障?你看别人家的孩子,都进了大公司,旱涝保收。” 我爸呢,倒是没直接反对,但他给我的建议是:“要干就干点有出息的,别整天写写画画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。” 他们的逻辑很清晰,属龙的看重“事业”,属鸡的看重“稳定”,而我这个属兔的,他们觉得我就是个“做白日梦”的。
我当时真的很难受,感觉自己的梦想被他们属相的“不合”给否定了。我试着去解释,去沟通,但往往就像对着牛弹琴。我妈会说:“我这是为你好。” 我爸会说:“等你吃亏了就知道。” 他们说的“吃亏”,在我看来,恰恰是我需要去经历的“成长”。
后来,我没听他们的话,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路。过程确实不容易,有辛苦,有迷茫,但也有我自己的收获和成长。我妈时不时还是会打电话来,问我“赚了多少钱”,有没有“好好吃饭”,有没有“找个靠谱的人”。她的话语里,总带着一种“我早就知道会这样”的担忧。我爸呢,虽然嘴上不说,但我能感觉到,当他看到我的一些作品受到认可,或者当我能独立解决一些问题时,他眼里的光会不一样。
我开始反思,属相相冲,到底意味着什么?难道真的是“命中注定”的“不好”吗?我慢慢觉得,这更多的是一种“性格上的差异”,一种“人生观的碰撞”。父母亲他们那个年代,或者说他们的成长环境,让他们更看重“稳定”、“实际”、“集体”。而我这一代,在相对富足的环境下长大,更渴望“自我实现”、“个性表达”、“自由选择”。
这“属相”就像是一个标签,一个方便的解释工具,让父母们在不理解我们时,有个“说法”。他们也爱我们,只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,习惯用的“工具箱”,和我们需要的,可能不太一样。他们的“冲”,其实是对我们“不按常理出牌”的担忧,是对我们“风险承受能力”的考量,是对他们不曾有过的“生活方式”的不安。
我也不是全然接受他们的“属相逻辑”,但我开始尝试去理解。当我妈又开始“碎碎念”时,我试着不再顶嘴,而是耐心解释我的想法,即使她不完全听懂,至少能听到我的“声音”。当我爸给我“人生建议”时,我不再直接拒绝,而是会说:“爸,您说得有道理,我也会考虑一下。” 这种“变通”,不是妥协,而是一种“沟通的智慧”。
而且,我还发现,有时候,这种“相冲”,反而能激发出一些意想不到的“火花”。我妈的“快”和我的“慢”,配合好了,我妈可以帮我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机会,我也可以帮我妈停下来,看看风景,享受生活。我爸的“魄力”和我的“谨慎”,结合起来,可以让我更有勇气去尝试,同时也不至于冒进。
当然,这过程并非一帆风顺,依然会有摩擦,会有不理解。但我相信,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,是需要在“理解”和“接纳”的基础上不断经营的。属相的“相冲”,或许是他们给我们的一种“考验”,考验我们是否能超越那些外在的标签,看到彼此内心深处的爱与关怀。
说到底,属相相冲,更像是一种“提醒”。提醒我们,即使是至亲,也需要花心思去了解、去沟通。提醒我们,父母的观念,不一定是错的,只是他们所处的“频率”和我们不一样。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他们的“属相理论”,但也绝不能被它束缚住自己的脚步。
我现在更倾向于认为,父母子女属相相冲,只是一个“信号”,一个让我们去更深入地探索彼此,去学习如何更好地相处的“信号”。它不是“判决书”,更不是“灭顶之灾”。它更像是一场需要我们用爱、用耐心、用智慧去化解的“修行”。当我们能够跳出“属相”这个框架,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亲情时,那些所谓的“相冲”,或许会变成“互补”,变成“成长”的养分。我依然是我,他们也依然是他们,但我们之间的关系,却在这些“相冲”与“化解”中,变得更加坚韧,更加有温度。